《轉折黏土》第6期 |當漁夫不做商人!
親愛的同路人,
這週完成第9場說書,25分鐘「完賽」,覺得自己像「薪水小偷」😂 _(26秒抓住注意力開場)_
為什麼重要? 因為看到那些「電子報變現大師」的成功故事,讓我重新思考:我到底要什麼樣的人生?
我不想成為洗衣機 (核心洞察1)
這2年我變得愈來愈厭煩那種過度「效用化、效率化、效益化」的文章。
人又不是洗衣機,要什麼「三效合一」啊!
最近看到教人寫日記的文章,作者分享三個方向:寫已解決的問題、未解決的問題、情緒波動事件。
方法很好,很系統化,但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。
後來想通了:我寫的是十年後看了會大笑,或會心一笑的日記,而不是告訴我如何解決問題的操作手冊。
因為那些困難,不過都是「劇情轉折前的深呼吸」罷了。
為什麼對同路人重要?
因為我們50+不需要把人生變成效率機器,生活本身就是目的。
漁夫的靈魂拷問(核心洞察2)
這讓我想起《世界盡頭的咖啡館》裡的經典故事:
成功商人遇到小漁夫,建議漁夫把漁獲商業化,賺大錢實現「財富自由」,然後就可以到小漁村過恬靜悠閒的生活。
漁夫聽完,問了商人一句靈魂拷問:
「我現在不就已經在過了嗎?」
然後轉身,牽著老婆孩子,帶著今天的收穫,一家人快樂地唱著歌回家了。
看著那些「電子報變現課程」、「3個月達到1000訂閱」的成功案例,我突然明白:
我就是那個漁夫。我現在不就已經在過我想要的生活了嗎?
為什麼對同路人重要?
因為我們常常忘記,追求一大圈可能只是為了回到起點。
懷疑才是成長的阻礙 (核心洞察3)
說書會後,我寫了CLAY # 51,有個深度反思:
「大道至簡」。簡單之所以困難,不是因為「困難」,而是因為「你的不信」。
這不是關於「程度」問題(信心夠不夠),而是關於「存在」問題(信還是不信)。
這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找不到「最小阻力之路」,終生滯留在曠野繞圈。因為「不信」,即便已經在最小阻力之路上,也始終「努力地尋找」。
有人問我用什麼工具寫作思考,答案可能讓人失望:
黃金圈、5W1H,還有CLAY記錄法,其他沒了!
就這三個工具。但這就夠了。重點不是工具多複雜,而是你相不相信「簡單就是有效的」。
為什麼對同路人重要?
因為問題不是找不到路,而是不相信已經找到的路。
橘胖的心裡話
這週我最大的收穫是更加確定了自己的選擇。
特別值得紀念:這是《轉折黏土》第6期了!
記得創刊時開玩笑說要寫520期(「我愛你」的諧音),現在6期,剛好完成1%的進度。
從1%的轉折開始,重寫你的人生劇本,呵呵呵。
1%聽起來微不足道,但在田間作物的世界裡,每一個1%都是珍貴的積累。
我不要那種「先苦後甜」的人生邏輯,不要為了未來犧牲當下。
我要寫的是人生故事,不是成功案例。
我要的是讀者心靈共鳴,不是訂閱數據。
我要的是十年後會心一笑的回憶,不是問題解決清單。
也許我永遠不會有驚人的變現數據,也許我的電子報永遠不會有爆紅的成長曲線。但沒關係。
我現在不就已經在過我想要的生活了嗎?
每週三上午9:30,和你們分享轉折旅程,這就是我的「牽著家人唱著歌回家」。
謝謝你們陪伴這個54歲大叔的任性。
本期金句
「我現在不就已經在過我想要的生活了嗎?」
「懷疑才是阻礙我們成長與擴展的根本問題。」
「我要寫的是人生故事,不是成功案例。」
橘胖
54歲選擇當漁夫不當商人的大叔
正在用520期陪伴同路人的任性引路人
🌟 喜歡這樣的觀察和思考嗎?
📧 《轉折黏土》每週三發送 - 陪伴50+同路人的重新出發之旅
📸 追蹤FB x IG: @toropig - 看更多街拍CLAY和日常觀察
📧訂閱《橘胖50+ | CLAY日報》每天和大叔「CLAY」一下,深入了解「人味哲學」。
如果你也厭煩了那些「三效合一」的人生優化文章,歡迎來信聊聊。
我們一起當那個會心一笑的漁夫。🐟